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司关于开展标准实施数据试测采集工作的通知》(市监标创〔2025〕142 号),公布全国标准实施监测点试测名单。中关村华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联盟成功入选,位列第 40 位。这一成果不仅体现了关保联盟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领域的专业实力,更凸显了其在国家标准化战略实施中的重要价值。

一、全国标准实施监测点:
国家级标准化战略的 “神经中枢”
全国标准实施监测点是市场监管总局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的核心举措之一,旨在通过建立覆盖全国各行业、各领域的标准化数据采集网络,实现对国家标准实施效果的动态监测与精准评估。根据《通知》要求,此次试测工作面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初步审核共有384 家单位进入试测名单,覆盖农业、工业、服务业、公共安全等多个关键领域,其中北京市入选单位达 41 家(含关保联盟),凸显首都在标准化工作中的引领作用。
监测点的核心价值体现在三大维度: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通过采集 2025 年 1 月 1 日至 4 月 30 日期间的标准实施数据(如标准应用频次、合规性指标、技术指标达成率等),监测点将为国家制定产业政策、优化标准体系提供全样本数据分析。例如,在信息安全领域,监测数据可直接服务于网络安全顶层设计,推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法规与标准的衔接落地。
产业高质量发展的 “风向标”
监测点聚焦 “标准 — 质量 — 品牌 — 产业” 联动机制,通过对比分析国际国内标准实施差异,引导企业采用先进标准提升竞争力。以关保联盟所在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领域为例,监测数据将助力发现行业标准执行中的薄弱环节,推动金融、能源、通信等重点行业对标国际一流安全标准,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生态。
安全底线的 “智能防护网”
在公共安全、生态环境、信息技术等关键领域,监测点通过实时数据反馈,可提前预警标准执行偏差,防范系统性风险。例如,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领域,关保联盟等监测点单位的数据采集将直接服务于国家网络安全防护体系,通过分析标准实施中的技术漏洞与管理短板,为应急响应和安全加固提供科学依据。
二、关保联盟试点总结:
专业化赋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
中关村华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联盟是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指导支持,经北京市民政局批准,于2023年8月正式注册成立的社会组织。
关保联盟由北京中关村实验室担任理事长单位,中国科学院冯登国院士担任总顾问,有关部委、中央企业、国有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大型互联网企业和网络安全企业担任副理事长单位和理事单位,联盟会员涵盖网络安全领域有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网络安全企业、互联网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检测机构等。
关保联盟专家组与联盟成员单位共同研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的保护和保障等方面内容,创新安全保护的策略、技术、方法和解决方案,促进网络安全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服务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为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提供全方位支撑。
三、展望未来:
以标准为纲,护航数字中国
作为北京市入选的重要机构,关保联盟将严格按照《通知》要求,于 2025 年 6 月 16 日前完成标准实施数据采集与报送,重点聚焦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领域的标准应用数据。
关保联盟将严格落实总局要求,高质量完成数据采集分析,向行业推广先进标准与技术经验,并在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布局新型标准,以 “国家队” 担当守护国家数字安全,助力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